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浙江援藏网 > 产业援藏  正文

牧民增收有盼头 嘉兴援藏助那曲牦牛肉销售插上电商“翅膀”

2020-10-17 12:57:19 来源: 南湖晚报

1602480350397_5f83e8de159bb8109ea6a3cd.jpeg

  寒露已至,寒意渐浓。

  在海拔4500多米的那曲市色尼区那曲镇15村的天然牧场,那曲地区羌塘牧业开发有限公司9月在当地收购的1340头牦牛,正悠闲地行走在蓝天白云之际,尽情享用着大自然恩赐的美食。

  看到它们,那曲市色尼区红旗牧业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的社员索多心里暖意融融。因为在1340头牦牛中,就有他们的56头。

  今年,他们养殖的192头牦牛,有56头要出栏,社员们原本还在为销售担心,但在3个月前,那曲地区羌塘牧业开发有限公司就提前对接好了,上个月准时收购。牦牛变成了现钞,大家心里都乐滋滋的,生活更有奔头了。

  牧民生活有奔头的背后,离不开嘉兴援藏工作持续助力。

  今年9月16日,在嘉兴第九批援藏工作组的不断推动下,嘉兴龙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与那曲地区羌塘牧业开发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年供5000头牦牛肉销售。“搭乘”这一平台,色尼区红旗牧业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的56头牦牛,即将和其他牦牛兄弟开启属于它们的电商之旅。

  “今年第一批新鲜牦牛肉年内能到达嘉兴,最快10月份到。”那曲地区羌塘牧业开发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俊斌介绍,届时那曲牦牛肉将走出藏区,通过电商平台售往嘉兴乃至全国各地。这也意味着,今后,源自雪域高原的珍馐,将真正走出家乡,在更广阔的天地中展现价值,带动更多的牧民增收致富。

  困境

  美名远扬却缺少销售渠道

  列车行驶在青藏高原上,风景如画的窗外,一头头憨态可掬的牦牛,成了这幅画中亮丽的点缀,煞是好看。

  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唐古拉山和念青唐古拉山之间的那曲市,平均海拔4500多米,年极端最低气温-41℃,含氧量只有海拔仅6米的嘉兴市的一半,加上冬季气候极其寒冷,被人们称为“生命的禁区”。

  而数千年以来,牦牛选择了这里,与这里的人们相伴相随,在自然条件严酷的羌塘地区,形成了高原生态系统,与自然和谐相处,带动牧民增收致富。

  那曲的牦牛在西藏名声在外。当地相关部门统计显示,那曲市有牦牛约200万头,占西藏存栏量的50%、全世界的七分之一,其中,有“牦牛之乡”美誉的色尼区就有45.7万头。

  不仅量多,关键是质好。2018年,李俊斌团队就曾委托农业部农产品及转基因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杭州)做过一份那曲牦牛肉的检验,报告中显示那曲牦牛肉蛋白质含量为22.6g/100g、脂肪2.1%、钙60.1mg/kg、镁233.2mg/kg……经过高寒地区6至7年的纯天然生长,源自那曲的牦牛肉,高蛋白低脂肪,富含矿物质、氨基酸,且检测中无任何农药成分,多项指标远超普通黄牛和其他地区牦牛品质。

  然而,一批又一批嘉兴援藏干部来到这里后却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那曲牦牛肉这一美味,即使在拉萨也很少能吃到,更别提其他更远的地方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多年来,带着不解,多批嘉兴援藏干部走进牧民家中了解情况,结合当地实际开展深入调研后发现,原来当地牧民缺少销售渠道,想卖牛唯一的办法就是联系村干部。即便如此,有的牧民缺乏销售渠道,仍无法将牦牛变为商品,只好自己食用或一直养着。

  “色尼区面积16000多平方公里,是嘉兴的近4倍,区域大且交通不便,信息的不对称,让牦牛肉的销售市场一直无法打开,基本走不出那曲。”作为一名在经济条线上工作了10多年的“老招商人”,嘉兴市第九批援藏工作组领队、色尼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吴佳道出了其中的缘由,并开始思索如何让美味的牦牛肉提升价值、走得更远,“色尼区靠天吃草的牦牛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也是牧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如果能让更多人认识了解,卖出更高的价格,牧民的腰包也能鼓一些。”

1602480350371_5f83e8de159bb8109ea6a3cc.jpeg

  破题

  为那曲牦牛插上电商“翅膀”

  在“世界屋脊”之上,牦牛们取食着草原的地表植被,喝着青藏高原的雪水,呼吸着纯净的空气,年复一年地生长,品质不言而喻,这也给了吴佳更多底气。

  援藏前,吴佳在嘉兴市南湖区担任南湖新区主要领导,嘉兴电子商务产业园是新区的一块金字招牌。为美味的牦牛肉插上电商“翅膀”,开始在他的脑海里酝酿。

  “产品质量是打开市场最为基础和关键的因素。接下来,如何让产品充分发挥价值,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并行,是我们需要去做的。”在吴佳看来,那曲牦牛存栏量有限,且有着季节限定,需要在供应和需求之间做好平衡,了解其内在价值,方能实现那曲牦牛肉品牌的可持续发展。

  今年5月20日,那曲市第一届电商购物节上,200多头那曲高原牦牛不到一小时就被认养完毕,其中有100多头被嘉兴企业家认养。这让吴佳信心大振,“牦牛是当地主要产业,只有把这一产业做好了,才能真正造福一方。因此,即便困难重重,我们也要迎难而上,把不可能变为可能!”

  思路不断清晰,探索持续进行。吴佳的想法,得到了嘉兴本地电商企业和那曲地区羌塘牧业开发有限公司的认可和支持。

  “也是偶然的机会得知这一项目,思考了一个星期,我们就决定做这件事。”嘉兴龙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滕志强一直在互联网电商领域摸爬滚打,有许多专利和创新手段,而他对农业食品也一直很关注,“在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品质的当下,如何运用互联网运营,打通国内原产地优质产品的内循环,也是我一直在想的。”

  而作为那曲最大的畜牧业国有企业的负责人,李俊斌也一直在探索牦牛走出那曲的创新路径,“之前我们也做过尝试,去过杭州、嘉兴展销交流,但批量销售并没有真正走出去,更多时候还是当地的自给自足。”

  如果能通过电商模式辐射更多区域,那曲牦牛销售这一最突出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但要真正开启那曲牦牛的电商之旅,横亘着的保鲜技术、物流运输、品牌打造、网络销售等问题,需要一个个去攻破。

  “不管困难多大,帮助当地人民合理开发资源,创新发展领域,走出一条全面脱贫致富的新道路,是我们想要去做的事。”滕志强坚定地说道。他认为,推动东部产业向西部梯度转移,实现产业、人员、技术、观念、作风等方面的互补互鉴,是一名企业家的社会责任,而国内冷链物流技术、互联网营销的日渐成熟,让他们在为那曲牦牛走得更远这件事上不遗余力。

  2020年9月16日,注定是个不平凡的日子。这一天,在嘉兴市——色尼区对口支援工作座谈会上,嘉兴龙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与那曲地区羌塘牧业开发有限公司签订了年供5000头牦牛肉销售战略合作协议,通过电商平台将牦牛销往嘉兴乃至全国各地,实现产业援藏、消费援藏历史新突破。

1602480350329_5f83e8de159bb8109ea6a3cb.jpeg

  期待

  走出藏区端上更多家庭的餐桌

  56头牦牛已经出栏,送到了那曲地区羌塘牧业开发有限公司的牧区,即将到来的这个冬天,色尼区红旗牧业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的喂养压力减轻了,而拿到的收购款,除了分红外,又可以促进小牦牛更好成长,索多和其他7位社员都很高兴,他们已然享受到了“触电”的幸福和红利。

  “目前,我们已经收购了1000多头牦牛,重量均在500斤以上,都在我们公司的草场里自然生长,待到嘉兴市场准备就绪,那曲牦牛的电商之路就正式开启了。”李俊斌告诉记者,在前期不断沟通对接之中,他们对浙江市场的需求进行了调研了解,以此来进行牦牛收购和储备。

  而4000多公里之外的嘉兴龙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也正处于忙碌的状态。

  “与这个项目结缘的这大半年里,我们在做各种准备,去当地牧民家中了解牦牛产出情况,去考察研究保鲜技术,对牦牛肉品质进行全面把控等等。”滕志强坦言,这一项目有着巨大的挑战,在政府部门的带领支持下,他们迈出的这一步坚定有力,而接下来,他们将加大科技投入、引进科学管理、创建完备的生产线,在牦牛生鲜的全产业链里做精做细每一步,实现生产规范化、产品品牌化、价值国际化,“我想,美国有安格斯牛肉,日本有和牛,中国也应该有世界知名的品牌化牦牛肉品种。”

  那曲牦牛,即将带着最美好的祝福从雪域高原走来。目前,两地企业分工协作,各项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开展。“预计最快在10月,那曲牦牛肉将走进嘉兴,来到红船起航地,并通过电商平台辐射更广阔的区域,让更多人尝到地道正宗的高原味道。”李俊斌期待着,那曲牦牛肉今后能端上全国更多消费者的餐桌。

  记者手记

  化“输血”为“造血”

  为产业援藏注入新活力

  牦牛,又被称为“高原之舟”。在海拔4500多米的青藏高原上,它们世代繁衍,与牧民和谐相处,也融入了高原生活的方方面面。

  覆盖面广、涉及人口众多的牦牛“产业经”如何念好?牦牛肉味美却打不开销路,怎样助力?

  跨越4000多公里,沿着嘉兴——色尼亲情线,嘉兴的援藏干部们来到了这里,充分发挥桥梁作用,搭起了那曲牦牛肉走出藏区的平台,助力品牌打造,增加牦牛产业附加值,进一步促进牧民增收,在雪域高原用行动践行着“红船护旗手”的使命与担当。

  这样的良性循环,是嘉兴产业援藏从“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的生动剪影。从原先的资金帮扶、项目建设,到如今打造可持续发展的产业,25年来,嘉兴援藏工作不断深入,在“首创、奋斗、奉献”之中,不断为高原人民的美好生活而努力。

  如今,借着电商的东风,首批那曲牦牛即将走出家乡,发挥出它原本的更多的价值,为改变当地传统销售模式、提升牧民发展意识等奠定了基础。而嘉兴援藏干部又开始了新的思考——牦牛肉销售有了辐射更多区域的机会,那么牦牛奶、牛骨、牛黄、牛皮呢?

  如何真正提升牦牛价值,有许多文章要做,开启牦牛肉的电商之旅或许只是开始。这个月,吴佳将奔赴新疆考察骆驼奶产业,正如他所言:“牦牛全身都是宝,需要我们去挖掘、开发,我们通过多种方式才能真正发挥那曲牦牛价值的乘数效应。”

  事实上,嘉兴援藏干部很清楚,只有把当地牦牛产业做大做强,才能真正变“输血”为“造血”,带动当地牧民增收致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那曲当地产业发展,让更多的百姓受益,从而提升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我们也期待着并坚信,传承“红船精神”的嘉兴援藏干部能将那曲牦牛更多的梦想变为现实……

编辑:董菁

牧民生活有奔头的背后,离不开嘉兴援藏工作持续助力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浙江在线地方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