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援藏网 > 援藏成就 正文

杭嘉援藏:让雪域高原有了“千万工程”试点示范村

2024-07-04 08:53:11 来源: 杭州发改发布

  在藏北羌塘的广袤土地上,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由杭嘉援藏工作组协同援建的新兴社区——杭嘉新村悄然崛起,雪域高原上有了“千万工程”的生动实践。

  近日,西藏那曲市色尼区举行了盛大的“三牧联动”杭嘉新村分房仪式,正式拉开了色尼区罗岗村“三牧联动”“千万工程”试点示范先行,标志着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项目进入全面建设阶段。在罗岗村,色尼区、那曲镇领导与援藏工作组成员、施工单位代表以及当地群众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性时刻。该项目是浙江援藏“十四五”重点项目,项目共有民房85套,总投资5451.42万元,预计7月中旬首批居民将完成入住。

  那曲市色尼区,是杭州市、嘉兴市对口支援结对地,近年来,充分借鉴浙江“千万工程”及“生态智慧精品城市”经验思路,充分发挥罗岗村城乡结合地域优势,扎实推进“三牧联动”“千万工程”示范村建设,依托牧业产业发展空间,积极探索“三牧联动”改革,努力促进牧业全面升级、牧区全面进步、牧民全面发展。

  罗岗村位于色尼区那曲镇西南,毗邻拉那高速那曲出口,离城区约5公里。全村85户580余人,有18个自然村。群众以放牧为生,人均收入约20320元。

  “三牧联动”是指牧业、牧区、牧民三者之间的紧密联系和互动,旨在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促进牧区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牧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最终实现牧民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升。

  杭嘉新村的建设,正是“千万工程”和这一理念的具体体现。据了解,此次分房仪式涉及那曲镇罗岗村“三牧联动”试点共计落地项目11个,其中包括房建、基础设施建设、牦牛育肥基地、“智慧牧业”等,涉及资金共计1.81亿元。项目的建成,解决了之前牧民居住分散、环境设施条件恶劣、公共服务配套不齐全等问题。集中居住以后,不仅使房屋比原来更加牢固、敞亮,更能够让群众享受到一体化公共服务,供电、供水、供暖、通讯等基本设施一应齐全。

  项目践行“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理念,探索城乡一体化基层治理新路径。在设计阶段,召开村民大会,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施工阶段,优先考虑本村务工需求,切实提高群众收入。同时让群众成为工程的直接监督者,全程监督工程质量,确保搬得进、住得久、合心意。

  据杭嘉援藏工作组负责人介绍,下步将以此次集中分房为新起点,进一步深化“千万工程”学习运用,借助浙江援藏力量,依托“智慧牧业”平台,引入先进的牦牛养殖技术和管理经验;招商引资延伸产业链,依托嘎尔德有限公司和传统牦牛风干肉场项目,发展畜产品深加工;讲好藏北牦牛故事,增加牦牛产品在内地的认知度和竞争力;完善基层治理体系,推进牧区清洁能源供暖项目,引导党员群众参与环境整治等乡村治理工作;充分利用好援藏资金和技术支持,将杭嘉新村打造成一个具有现代化、生态化、智慧化特点的精品小城镇。

  不久的将来,色尼区罗岗村“三牧联动”“千万工程”试点示范村将成为色尼区乃至那曲市的一张亮丽名片,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编辑: 袁森
浙江在线政务服务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