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9月8日讯 9月5日凌晨,四川阿坝县神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贝母种植技术指导王展宇还在思索着次日贝母种植的推进计划,忽然听到打在窗户上的雨滴声,想起刚卸下的贝母种子不能浸水,立刻打电话给羊秀乡乡长贡曲顿珠。贡曲顿珠二话没说,立刻背上家中的篷布,喊上村干部,直奔储存点,急忙给240余万粒种子穿上了一层“雨衣”。
原来在9月3日,历经四天的行程,240万粒贝母种子从四川阿坝顺利抵达羊秀乡,“送嫁”而来的还有两名专业的技术人员,他们负责指导当地种植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及进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培训。9月5日,部分土地经过再整理,在挖掘机和人工的共同配合下,起垄工作顺利开展起来。9月6日,播种工作同步开展,同时为防止牦牛进入破坏,土地的外围,相关工作人员也开始安装铁丝网围栏。截止9月7日,已有10亩土地获种,预计一周内240余万粒种子全部入种。
本次种植项目是在浙江省第九批援藏干部、比如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石坚的牵线下促成的推进比如县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之一。
经过前期的充分论证和实地调研踏勘,2021年5月,在绍兴援藏工作组协调下,比如县羊秀乡政府、阿坝县神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西藏八威藏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正式签订协议,共同启动比如县贝母规模化生态种植项目。
本项目采用政府牵头,“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根据协议内容,其中阿坝县神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种源的培植,并按最低价提供给比如县羊秀乡农牧民合作社种植(本次240万粒种子由援藏资金负责购买)。种植期间神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指导现场服务,并培训比如当地的技术管理人员,产出的贝母由西藏八威藏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按约定价格收购,成熟后所产的果荚由阿坝县神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收购。预计每亩地每年可以确保收益5000元以上。
贝母种植,为乡村振兴优化经济结构提供了可能。依托贝母基地,可以解决当地农户的就业问题,可以流转更多的土地,通过农户自主掌握技术,做大做强贝母产业,激活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一池春水”,从而实现土地增值、农民增收、村级集体经济增长的“三增”目标。同时,也为环境保护生态健康发展提供了可能,推动改变野生贝母为主体的市场现状,为传统藏医药产业的发展和生态保护的有机结合,提供了一条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