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援藏网 > 援藏要闻 正文

跨越千里架桥梁:浙江援藏助力西藏青年实现区外高质量就业

2025-08-29 17:15:54 来源: 浙江在线 通讯员 沈海

  浙江在线8月29日讯(通讯员 沈海 “签下这份合同,我的台州新征程正式开启!”8月25日,在台州市路桥区恒金人才创业园内,嘉黎籍大学生才吉手持新鲜出炉的就业协议,脸上绽放着灿烂的笑容。这场由浙江援藏温台工作组精心组织的“组团式”招聘会,成功促成了28份就业意向,其中12人现场签约,标志着第五批嘉黎学子顺利开启东海之滨的职业生涯。

  从高原到沿海的跨越,离不开工作组的创新实践。面对嘉黎县“大学生多、本地岗位少”的困境,工作组打破常规,开创“先体验、再择业”的新型就业模式。他们组织毕业生走访台州“城市大脑”运营中心,深入富杰德、精力轴承等企业生产线,让这些来自雪域高原的年轻人亲身感受台州的产业脉动和城市温度。“原来台州不仅有高端的制造业,还有这么美的山海风光!”次仁曲宗的感慨,道出了许多毕业生的心声。

  工作组深知,要让年轻人“愿意来”,更要让他们“留得下、发展好”。为此,工作组不仅对接了22家优质企业,更推动建立了完善的保障体系:从提供师徒制培训的企业承诺,到设施齐全的人才公寓;从专属的人社干部服务,到100平方米的“嘉黎之家”就业服务站,每一个细节都凝聚着工作组的用心。浙江富杰德汽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招聘负责人表示:“这些藏族大学生学习能力强、工作踏实,我们很乐意为他们提供成长平台。”

  更令人欣喜的是,本批就业选择呈现“多元优质”特点。在工作组的精准对接下,毕业生们纷纷投向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优质平台,实现了从“解决就业”到“高质量发展”的跨越。浙江第十一批援藏台州领队、嘉黎县委常委、副县长金汇表示:“我们正在健全长效机制,让嘉黎青年在台州不仅能就业,更能成就事业。”

  随着46名嘉黎青年通过这一模式在台稳定就业,“组团式”就业已经成为一个亮眼的援藏品牌。工作组用实践证明了:援藏不仅要“输血”,更要培育“造血”功能;不仅要解决当下问题,更要搭建持续发展的桥梁。正如嘉黎籍大学生平措占堆所说:“在台州积累经验和技能后,我要回到家乡开创自己的事业。”这颗“反哺家乡”的种子,正是对口支援工作最动人的成果。

  从雪域高原到东海之滨,浙江援藏用真情和智慧,让4000公里的距离不再遥远,让不同民族的青年在共同奋斗中相互成就,书写着新时代援藏工作的精彩篇章。

编辑: 袁森
浙江在线政务服务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