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援藏网 > 援藏要闻 正文

高原纪实| “进藏第一课 喜迎教师节”之一 拉那一高“浙那同心·石榴红”思政第一课开讲了!

2025-09-08 16:48:37 来源: 浙江在线 通讯员 闻洋

  浙江在线9月8日讯(通讯员 闻洋 九月,高原晨光洒满校园,浙江第四批“组团式”援藏教师以“浙那同心·石榴红”为主题,温情开启了思政第一课。这支队伍汇聚了来自浙江各地级市的教育力量,带着各市独特的文化基因,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呈现了一堂堂富有深意的思想政治课。

  嘉兴教师借红船精神解读理想信念,舟山教师结合海洋经济讲两地协作,湖州教师以“两山”理念串联西藏绿色发展,金华、衢州、台州教师也各展所长,将“浙江精神”融入学科教学。课堂上,藏族学子时而凝神倾听,时而举手互动,“浙那同心·石榴红”的深厚寓意,正通过这堂跨越千里的思政课,成为连接两地情感的纽带。

  来自嘉兴的吴龙彪老师以“红船精神”视频开篇,以歌曲《南湖红船》为载体,设计了《精神同源,使命共振》开学第一课,旨在传递浙江人民“敢为人先、百折不挠”的斗争勇气。授课时,他重点解读歌词“百年奋斗,百年风流”,从红船精神中“开天辟地 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展开,设计了民俗分享环节、发起实践倡议,以红船精神为源头、抗战歌曲为回响,将红色基因融入学生心灵。

  来自湖州的王红星老师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起源地安吉余村的转型故事引入,阐述安吉通过关停污染企业,实现从“卖石头”到“卖风景”的转变,不仅蝉联“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榜首,更体现出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成效。课程还结合西藏在清洁能源、生态修复与绿色产业方面的成就,展现高原可持续发展模式,引导学生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在他们心中深植绿色发展的种子。

  来自衢州的王书敏老师,紧扣衢州与那曲两地文化纽带,以“南孔圣地·衢州有礼”开篇,为那曲学生精心呈现《礼学之道》开学第一课。她以衢江水奔涌向前、绵延不绝之势,喻示礼学与教育跨越山河的持久活力,并借“石榴红”所象征的团结、吉祥与希望,贯通“衢州有礼”课堂主题,引导学生理解多元文化中共有的礼敬精神。这堂课不仅让礼学文化润泽高原学子心田,也为浙那两地情感共鸣、民族团结注入了深厚而和谐的力量。

  来自台州的胡强辉老师以“大陈岛垦荒精神”为切入点,为那曲学生带来了一堂融合理论与实践的思政课。他结合浙江企业援助西藏发展的真实案例——长荣娜秀集团填补比如县工业企业空白,神力时代广场、浙能嘉黎县光伏储能项目有力推动当地经济社会进步,引导学生理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的哲学原理,并阐明如垦荒精神这类的先进社会意识,能够积极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这堂“思政第一课”,援藏教师们以课堂为桥梁,为那曲的学生带来了既有浙江特色又贴近西藏实际的思政课程。未来,他们还将持续开展系列课程,让民族团结的种子不断生根发芽。正如“格桑花开浙那亲”所喻,援藏教师带来的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份跨越山海的情谊。这朵象征着浙那情深的花朵,必将在高原灿烂绽放,让“浙那同心”之花开得更加绚烂。

编辑: 袁森
浙江在线政务服务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