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浙江援藏网 > 援藏动态 > 宁波  正文

高原雪路向春开 援藏扶贫的浙江宁波故事

2019-05-09 10:27:44 来源: 中国宁波网

  比如县比如镇孟庆村木堆姿松家具厂,工人在忙着加工家具。

  比如县良曲乡吉前村书记兼示范井井长扎西塔杰(图左)打开水井,给村民供水。

  西藏那曲市比如县,位于藏北腹地。自1994年中央确定“分片负责、对口支援、定期轮换”援藏工作方针以来,浙江宁波与比如,两个相距三千公里的城市,结下了跨越山海的情意。

  2016年7月,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时期,浙江宁波第八批4位援藏干部、1位人才怀着使命,扎根雪域高原,聚焦精准扶贫。

  而在第八批援藏工作接近收官之际,宁波日报报业集团都市报系全媒体报道小组上月深入比如采访,走近援藏干部和比如干部群众,聆听发生在雪域高原的动人扶贫故事。

  经历了1000多个援藏的日日夜夜,临近告别之际,浙江省第八批援藏副指挥长、那曲市副市长、比如县委常务副书记盛悠仍旧不敢懈怠。

  3年前,位于藏北腹地的比如县还是一个刚开始建设的小城,手机信号时断时续;整个县的医疗环境落后,一场阑尾炎,要开十多个小时的车到拉萨才能确诊……

  这3年,比如县经历了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盛悠和4位援藏同事组成的宁波第八批援藏工作小组,完成浙江省“十三五”援藏计划近30个,约3.13亿元的总投资超过了宁波前七批援藏投资总和。2017年,比如县成为西藏自治区首批25个脱贫攻坚摘帽县之一,这其中也倾注了来自东海之滨的宁波力量和宁波智慧。

  一个家具厂,实现村民家门口全就业

  比如镇孟庆村,51户335位村民,长期仰赖每年一个半月的虫草季过活,收入来源单一。这些年,村支书贡曲加想了不少办法,兴办糌粑加工厂、服装销售厂,因为缺乏特色,都没有成功。

  初到西藏,盛悠曾询问农科院专家,比如县适合做些什么?藏北地势高、空气薄,土壤贫瘠,种棵树都难,养鸡、养猪也难成气候。哪怕是高原特产藏香猪,到这儿也缺饲料,养饲成本太高,没有竞争力。

  2016年底,一个偶然的机会,盛悠见到比如人赴拉萨选购家具,一套家具算上运费要一万多元。比如正在大搞建设,家具需求少不了。多方打听之下,盛悠得知孟庆村有两个会手艺的村民,心里一喜,“星星之火有了”。

  家具厂碰上贡曲加,像是“对的事碰上对的人”。孟庆村村口有个废弃幼儿园,顺理成章改成了工厂,造厂房成本省了;驻村工作队队长次旦知道这事,说有个朋友认识新疆杨木的供应商,材料来源有了;厂里还花重金从日喀则请来了两位经验丰富的木匠。

  拨付152万元投产的孟庆村木堆姿松家具厂项目,在援藏资金里不算多,却获得了很好的效益。两年来,家具厂完成订单400多万元,累计全村分红超50万元。第一次以一个工厂的形式直接实现了全村劳力在家门口的全就业,其中7户贫困户47人当月脱贫。

  这家木材厂,使整个孟庆村“活”了起来。该工厂也是比如县由援藏投资、藏族人民主持的第一家藏式家具厂,填补了藏北相关领域的空白。所生产的家具,为广大群众和政府采购降低了约三分之一购置成本,多次受到西藏自治区、那曲市扶贫检查组的表扬。

 “示范井”,改变祖祖辈辈用水难

  比如县良曲乡刚下过一场雪。3月24日上午,帕拉村支书加达熟练地打开集市边的“示范井”阀门,一股清水涌了出来。良曲乡乡长周仁梅告诉记者,往年的冬天,这个地方的人需要往一公里外的地方凿冰取水,有了这口不冻井,周边100多个商户和40户藏族人民家的用水方便多了。

  由第八批浙江援藏干部援建的“示范井”共有15口,散布在比如的三个乡镇。比如县位于怒江上游,然而“守着怒江没水喝”是当地的真实写照。据援藏干部观察,各乡镇之前打的水井多数存在地表污染、水质变化、冬天结冰、后期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使得很多农牧民群众和部分乡镇人口集中区至今未解决“用水”难题。

  想改变局面,唯有把井打深。以前一二十米而止,现在就打到五十米甚至一百米。盛悠咨询技术人员,想了一套适用高原的方法。先用水泥把水管包起来,确保其不会位移;再在地面上立一个储水罐,水泵打上来的水都储存在里面;外部,建一个水泥房,把井口罩住。有了井,没人管也不行。盛悠创造性地从浙江“河长制”那里借鉴来了“井长制”,为按新方法打造的15口井都找到了专人管理,名为“示范井”。

  良曲乡查库勒村的“示范井”工程最难。为了离村庄近,硬是打在了海拔5000米的斜坡上。“村民说,他们生活了一辈子,没喝过那么干净的水。”周仁梅说,“这些井,可以说解决了村里祖祖辈辈吃水难的问题。”

  相似的,宁波援藏干部、比如县教体局副局长杨周宏在走访各所学校时也发现了校园用水的艰难,为比如5所学校打了7口爱心井,服务8000余名师生,取名“思源水井”。饮水思源,寄托了增进民族团结的拳拳之心。

  流动体检车与医改的“比如模式”

  比如县人民医院大院停着一辆特殊的大巴,上去一看,如一个小型诊室。X光机、彩超、检验、心电图设备一应俱全。这辆车是宁波援藏干部用智慧和心血“发明”的,承载了全县农牧民参与全民健康体检的希望。

  藏族人民以前并没有体检的习惯。据宁波援藏干部、比如县卫健委主任兼人民医院医疗集团院长刘琳调查,三年前,比如县全县农牧民体检率只有4%。

  地广人稀、资源分散、人才缺乏,面对一个个棘手的问题,刘琳找到盛悠一起想对策——“农牧民说家里牛羊离不开人,我们就送医下乡。”

  从设计构造到联系厂家,查百度,找专家,为了破解连厂家都犯难的自带发电机问题,几位干部还把求助电话打到了国外。2018年3月,雪山脚下,由宁波江北区政府拨款73万元捐赠、宇通客车公司打造的农牧民健康体检车像春的使者整装待发。一年多来,这辆全西藏独一无二的健康体检车成为高原上的“网红车”,为2.7万比如人完成了体检。照估算,不出三年,便可为全县7.6万人建立健康档案。

  健康流动体检车只是刘琳在比如县发动的医疗改革中的一个子项。这位后来被称为“网红医生”的宁波援藏干部,用全部的心血和智慧为比如打磨了一套精密周详的医改方案。从医疗场所的基建到人才引进策略,从研究政策的落地到运转体系的建立,医改的“比如模式”多次登上《西藏日报》,得到自治区齐扎拉主席的点赞,号召在全自治区推广。

  漫漫援藏路,悠悠援藏情。产业扶贫、民生扶贫、教育扶贫、医疗扶贫,扎根世界屋脊的三年,宁波第八批援藏干部用脚步丈量了比如县一万两千平方公里的土地,为最远的教学点送去教学用具,为最高的村打出了水井,为最险的寺庙送去了电和光明。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他们用实际行动为脱贫攻坚写下注脚,为精准扶贫做出生动回答,为高原留下了一批带不走的人才队伍,完成了许多人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编辑:吴越

援藏动态

更多

援藏简报

更多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