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援藏网 > 援藏要闻 正文

浙江援藏“出成果、出亮点、出模式”系列报道(十八):“小组团”帮扶推动班戈色瓦绵羊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2-03-31 10:41:43 来源: 浙江在线 通讯员 贾永义

  编者按:浙江第九批援藏干部人才2019年7月进藏以来,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按照浙藏两地党委政府决策部署特别是袁家军书记“对口工作要打造5张金名片和出成果、出亮点、出模式”的重要讲话要求,以“破冰扫雪”九大行动、“雕冰琢雪”六大攻坚、“融冰化雪”八大提升等为抓手,大力推进“4500”项目援藏、产业援藏、民生援藏、智力援藏、两地“三交”和铁军建设推动重点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

  3月14日起,浙江在线、“浙江援藏”微信公众号将陆续推出浙江援藏“出成果、出亮点、出模式”系列报道。

  浙江在线3月31日讯 色瓦绵羊,是藏北独有的生活在海拔超过4800米高原的绵羊品种,其肌肉营养品质在蛋白质、脂肪、微量元素等指标方面均优于同类绵羊产品,具有显著的区域特色和品质优势。根据自治区组织部要求,帮扶色瓦绵羊产业发展任务被列入浙江援藏农牧组团工作范畴,并作为中组部确定的19个“小组团”援藏任务之一。

  目前,“小组团”已与市县两级建立了结对团队,柔性引进区内外技术专家4人,组织全县3家企业、8家合作社、约2600名牧民,以种畜、牧草、提质、品牌为着力点,开展了一系列“强基础、重保护、立长远”的工作,掀起了当地色瓦绵羊市场开发和养殖创业热潮,推动了色瓦绵羊产业由自给自足型逐步向市场化的转型。

  抓调研,强规划,搭建产业发展平台

  为了摸清色瓦绵羊产业发展现状,“小组团”在苗伟伦指挥长亲自带领下先后7次赴班戈县的马前乡、普保镇、佳琼镇、门当乡等乡镇开展调研,实地了解色瓦绵羊区域分布、生长特性、养殖现状、奶肉毛利用等情况,提出了以“强基础、重保护、立长远”的工作思路,并以此为基础起草制定了色瓦绵羊“十四五”产业发展规划,增强了当地抓产业发展工作的战略性、系统性和计划性。抢抓机遇,学习领会胡春华副总理调研西藏西部产业发展的指示要求,主动会同那曲市农业农村局,新争取到国家产业集群项目“西藏那曲藏系绵羊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项目”的立项实施,并安排4800万元资金支持色瓦绵羊良种繁育、冷链运输、疫病防控、短期育肥等工作,为色瓦绵羊十四五发展搭建了重要的发展平台。

  挖掘特色,培育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

  2020年,色瓦绵羊成功获评西藏首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小组团”联合有关企业和媒体宣传色瓦绵羊品牌和文化故事,在全国打响“色瓦绵羊”区域品牌。同时联合金顺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开发出西藏首个以绵羊肉为原材料的手撕、手抓、肉卷等休闲食品,使单只羊的附加值从1500元提高至2000元以上。针对色瓦绵羊绒的优质特性及现有加工工艺落后等问题,联合班戈金芝绒业有限公司,引进了日产1000床羊绒被的生产线,应用新工艺生产的羊绒被制品具有“轻、舒、柔、暖”等优点,达到了国家标准,并直接帮扶解决易地搬迁人员再就业15人,带动班戈县8个村约4000名牧民实现增收。此外,“小组团”还尝试打造圣象天门色瓦绵羊体验店1个,宣传推介了色瓦绵羊系列产品、“小牛笨笨”等产品,得到了内地旅游爱好者的青睐。

  多方联动,加强研究,提升技术支撑力

  在色瓦绵羊产业刚起步之时,为摸清其基础底数,提供完整技术支撑、充分决策依据,“小组团”积极与自治区内外5家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一是建立了色瓦绵羊短期育肥技术操作规程并在全县推广应用,较原始粗放的放养模式缩短养殖周期1-2年,直接新增经济效益300元/只以上,同时促进了全年不同季节出栏;二是综合应用多种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了色瓦绵羊的种系起源及与藏区其他绵羊的遗传关系,助力“色瓦绵羊”成功列入国家遗传资源种质保护名录;三是针对色瓦绵羊存在部分种质退化及混杂情况,组织开展了色瓦绵羊核心种群的构建,建立了种羊种质标准,并技术指导牧民改进了种畜配种扩繁策略,选育后代养殖性状明显改善。为下一步色瓦绵羊种质保护、提纯复壮、健康养殖和市场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基础。

编辑: 袁森

“小组团”以种畜、牧草、提质、品牌为着力点,开展了一系列“强基础、重保护、立长远”的工作,掀起了当地色瓦绵羊市场开发和养殖创业热潮,推动了色瓦绵羊产业由自给自足型逐步向市场化的转型。

浙江在线政务服务中心版权所有